copyPB191867.jpg

澎湖傳統的魚灶,你有聽過嗎?

 

 


 

█什麼是魚灶?

這是我最常聽臺灣朋友問的問題,簡單來說就是「煮魚的灶腳」。

(以下引用自 福記魚灶 點我看連結)

民國50年代是澎湖傳統漁業最發達的時期,俗稱「臭肉魚」是主要大宗漁獲,各漁港沿岸或附近村內都設有「魚灶」,作為蒸煮曬乾加工的場所,魚灶產業風光一時。魚灶主要配備有灶台、煙囪、鹹汁槽三大部分。早年鹹汁非常珍貴,等同現代的沾醬極品!

漁船進港後,將漁貨(臭肉、巴啷、小管、溫仔、丁香等)挑至魚灶旁,先用鹽水浸泡並洗淨,再放入圓型竹篩內,入鍋加水蒸煮,幾分鐘後便可起鍋,再推送到路 邊或空地上曝曬,等到晒乾後便可裝箱,內銷台灣本島甚至外銷到日本。這些雇工都由村民擔任,大大提升漁村經濟發展,孩童吆喝賣冰棒,帶動地方商機。

後來澎湖漁業走下坡漁獲量驟減,傳統魚灶產業漸漸走入歷史。如今僅能看到殘破的灶倒磚破情景。

600_1796172_2.jpg

雖然魚灶盛行,但卻不是家家戶戶都有,只有有錢人家才有自家建造的魚灶,算是私有財產。

 


 

在澎湖菜園社區有體驗「重建魚灶」的小活動~(還有做牛車喔)

這是興仁社區的蔡樹木阿伯的手做作品,蔡阿伯在家常常用木板做很多模型,菜園社區將阿伯的創意變成一包包的DIY材料,供想認識澎湖傳統文化的人來參與。

copyPB191839.jpg

一包包材料,其實很輕便 (旁邊是iPhone7做比例尺~)

copyPB191836.jpg

魚灶的所有零件~

copyPB191841.jpg

其實只要黏起來就好了,但是我們這桌朋友太愛搞怪,全部都假掰的上了色彩哈哈

copyPB191851.jpg

做的時間很快,大概一小時就完成了

我與蔡樹木阿伯合照~還有我的魚灶

copyPB191852.jpg

以下是細節部份

copyPB191861.jpg

旁邊綠色部份是仙人掌喔哈哈哈哈哈哈ㄏ哈哈哈哈

copyPB191864.jpg

這邊 ↓ 我有點小出錯,不應該有縫隙才對,但已經黏死沒辦法改了~哈

copyPB191860.jpg

很假掰的在上面一個一個圓洞的地方畫上反光 (那裡就是要放大鼎煮魚的地方喔)

前面四方形的小洞是裝水的地方,如果煮魚太鹹的時候可以加、或是太乾等等。放備用的水就對了

copyPB191865.jpg

寫上魚灶+簽名

copyPB191862.jpg

朋友們畫的是高級檜木魚灶 ↓

copyPB191869.jpg

還有耶誕版

copyPB191871.jpg

這是臺灣來的魚灶哈哈,很乾淨

copyPB191873.jpg

這弟弟很有創意天份,加上了煙~

copyPB191879.jpg

就是他,美術班小弟,作品很美~

copyPB191885.jpg

 


 

很開心看到社區內有發起這樣的活動,而且願意去製作DIY包,吸引遊客、當地人、學校來參與。

其實社區最主要就是不希望人口流失,要如何留住人口,除了先把愛說三道四、看不得別人好的抱怨嘴給閉上之外,就是要創造就業機會,讓大家有參與感。

如果連社區理事長都不願意參與,那何必抱怨社區凋零?

 

希望長輩們需要正視這樣的問題

現在時代和過去誰誰誰獨大的樣子已經不同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貪宅少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