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文章記錄會寫到兩件事,

ㄧ是參加鶵鳥藝文空間辦的「島嶼說書人2+1七美場」活動 臉書連結點此➤點我 

ㄧ是活動中我介紹的書籍分享


 

 

➡︎ 島嶼說書人2+1七美場

64932020_2311096585623503_2428037483074682880_o.jpg

說書人是什麼呢 ▶︎點此看更多說明

對於我來說,說話不是我擅長的,雖然頭腦能夠理解、也能夠條理化,但要說給別人能理解,實在不容易。

所以我就想說先從看書的心得分享開始練習好了,碰上這次的分享主題是:生物、生態。

很多文字的書我怕會看不完,剛好又看到以下這幾本書

67184451_2368373810085731_4380080349372219392_n.jpg

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、

延伸閱讀: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

 


➡︎ 書籍分享

66667643_446987989212817_3185840177046093824_n.jpg

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的封面就立刻抓住我的目光,怎麼會有現代人類能遇到恐龍的機會呢?拿起書來才發現原來是P圖上去,模擬古生物如果活在現代會是怎麼樣的照片。這實在很有趣,因為網路資訊只會找到單個物種的照片或模擬圖,並沒有與環境相比較的大小。

從書的目錄開始就發現小巧思,埃迪卡拉紀時期到二疊紀,上面畫了對應的古生物,可以看到古生物從類似蟲子的樣貌,慢慢成為路上爬蟲類。

但因為大部分人沒有機會見到這些古生物,連各地的研究資料也很少,所以連介紹的內容裡面也很誠實地說「無法判斷身體的前後關係」、「目前不太了解他們的實際生態」、「可以說完全就是迷樣的生物」等等。我是藉由與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兩本書交叉閱讀,才發現更有趣的事情,以下節錄分享。

 

◎君王狄更遜水母

在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裡面,分類:未明、體長:1m。「以狄更遜水母為首的多數埃迪卡拉紀生物群,目前還不太了解牠們的實際生態。拿迪更遜水母來說,牠的特徵是身體有中軸分界,左右分節構造有些微不同,而且還呈現管狀。放眼現代並沒有這種構造的動物,可說完全就是個謎樣的生物。」

在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裡面,因為太軟Q而滅絕,或許是因為這時期出現了有眼睛、嘴巴的獵食者出現,才讓牠們滅絕了,因為牠們全身並無硬殼的保護。

 

◎奇蝦們

在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裡面,各種奇蝦的造型都有,這時期剛好是奇蝦獨霸。「數10cm到1m的尺寸,相較於現代的海洋生物絕對稱不上大,真的就和一般魚攤上的魚差不多大。不過,奇蝦生存的寒武紀大海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。寒武紀的生物大多不到10cm,也就是說,奇蝦在當時的生態系中已是龐然大物。」「根據記錄,中國的奇蝦類比加拿大的還要早1000萬年前出現,另外在美國、澳洲也都有找到奇蝦的化石,可見得當時,奇蝦在世界各地海域都十分興旺。」

在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裡面,奇蝦因為牙齒太弱而滅絕!據說是以三葉蟲為主食,但沒想到三葉蟲越演化殼越硬,還長出許多刺,所以奇蝦就失去了食物而餓死!

 

◎翠登房角石

在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裡面,牠可是跟公車一樣巨大又長,但很長的地方大部分是中空的,推測是利用調整流入腔室的水量來控制浮力。

在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裡面,記錄說牠可能在奧陶紀裡面沒有天敵(畢竟這麼大),但是卻因為太大,行動緩慢又只有一個前進方向,萬一獵物突然轉彎,就根本來不及反應。常常捕不到食物而滅絕。

 

◎類似的生物

在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裡面,武裝節肋馬陸,是個體長超過2m的爬行節肢動物,史上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。「根據記錄,節肋馬陸生存的石炭紀,不只在地上爬行的古馬陸,連在天空飛行的昆蟲類也碩大無比。牠們如此巨大化的理由,應該是當時讓植物巨大化的氣候使然,再加上陸地上少有足以成為天敵的大型脊椎動物。」

在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裡面,節胸蜈蚣,體長超過2m,牠吃素(喜愛蕨類),到後來被像蜥蜴的爬蟲類盯上,把牠吃了。因為身體很重,移動速度也不快,根本逃不走。

 

◎莫氏巨脈蜻蜓

在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裡面,一位小女孩拿著網子想捕捉蜻蜓,旁邊卻飛來一隻超過70cm的蜻蜓。「假說之一,當時大氣的氧氣濃度比現在高。氧氣濃度越高,動物就越容易大型化。而且空氣的「黏性」越高,對飛行動物來說浮力比較大。」

在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裡面,卻因為後來越來越多動物爬上陸地,共享了氧氣,使氧氣變少,讓蜻蜓無法飛行而墜地死亡(畢竟牠又大又重的)。

 

◎貝氏旋齒鯊

在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裡面,紀錄二疊紀出現體長3m,嘴巴好像無法閉起來的鯊魚。「旋齒鯊的下顎和牙齒排列方式都非常獨特。這種牙齒到底有什麼作用,目前尚無一致的見解。」

在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裡面,才知道原來是沒有換牙機制啊。「新牙齒不斷從外側長出來,就牙齒就被捲到內側去。.......我們用這種牙齒吃菊石,在地球上活了六千萬年左右。」但之後獵物被其他新的獵食者奪走,而滅絕了。

 

以上節錄有趣的部分,交叉閱讀是最有趣的,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研究資料。

其實現在生活中有許多活化石的存在,就是說牠們已經活了超---久---還跟以前長得一樣,例如鱟、蟑螂、鸚鵡螺等。當我一想到蟑螂的時候,我才發現,為什麼自己願意看書裡面的蟲子而不感到害怕呢,原來是因為沒有註明他們可以跑多快!說實在,書裡面很多的蟲,長得跟蟑螂很像,但是看起來卻不會讓人不舒服,但是蟑螂卻讓人厭惡!

也可以返回推測說,原來在競爭力高的環境裡,生物會跑得越快,怕被吃掉,但在很早之前,並沒有這麼多競爭對手,所以大部分都慢慢的游啊...以至於默默被吃光滅絕。

說穿了就是環境造就能力吧。

放在人類這種生物上面來說也通用呢。(突然感慨了起來?)

想不到具有創意又幽默的書,也能帶給我如此成熟的觀後感(笑)。

 

也很推薦讓小朋友閱讀,會激發他們的想像力!

 

▶︎《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》
作者/土屋健
譯者/張佳雯
出版者/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/2019/06初版
ISBN/9789861365329

▶︎《我跟地球掰掰了-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》
作者/丸山貴史
譯者/張東君
繪者/佐藤真規/植竹陽子/海道建太/味增炒茄子
出版發行/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/2019/05/01初版一刷
ISBN/9789573285403


 

66856622_2341886779211150_2088323827867058176_n.jpg

回到小班制的說書人活動,藹文跟我們分享了她書寫的脈絡是什麼,看完一本書後先抓出書摘、找關鍵字、下標題、開始第一段重點、結尾的方法、等等。

這場活動收穫不少,因為我向來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,並不特別注意到起承轉合,但是卻很羨慕別人文章寫的舒服好看。看來寫文章真的需要很強邏輯性呢。

當然,活動最期待的不是看書,而是利用閒暇時間外出踏踏!

七美的夕陽舒服到讓我一直放空。

感謝這場活動的舉辦!鶵鳥也常常舉辦生態活動,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。

 

▶︎鶵鳥藝文空間 臉書粉專

arrow
arrow

    貪宅少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