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826051_664359377083230_3159904334595920007_o.jpg

香港團隊研究燈塔,剛好很久以前的沉船事故在澎湖,跟燈塔、島嶼有關連,於是學者們就到澎湖勘查了。

主要研究為位於西嶼外垵的漁翁島燈塔,想不到這個景點中有這麼多故事。而且那個故事可能還來不及被紀錄至澎湖歷史中。

 

 


 

copyP2231741.jpg

主要為林寶安老師做開場,活動也是從澎湖故事島上看見的。

▉ 澎湖故事島 臉書粉絲頁點此

16826051_664359377083230_3159904334595920007_o.jpg

看到海報時想說為何有英文翻譯?臺灣的文宣有這麼用心嗎(開玩笑)XD

原來是香港與歐洲學者有參與啦。

copyP2231740.jpg

copyP2231744.jpg

中間神似曾志偉的大哥是...太多頭銜了我只記得他在圖書館工作很久,突然覺得現在學生都不知道怎麼從紙本裡找資料,所以史料、剪報都堆在那,而學生都從網路找資料。其實有很多是網路不普及時發生的故事,也不一定會被留傳。

右邊是本次主講人戴維斯(我英文不好),是位英國人,會說很多國語言但就是不懂臺語,他說有機會的話是該來學一下了。(笑)

copyP2231742.jpg

發現這次發表有點像是宣傳不足?還是只想邀請學者、教授們參加,我不確定,在場的前輩們大多都互相認識,好像只有我和另一位女生是看到活動才來參加。

copyP2231746.jpg

anyway,開講了。

簡報有很多張珍貴的史料照片,還有全程英語解說。

其實現場是有隨身翻譯員,但曾志偉(誤)大哥表示就讓戴維斯講到段落他再來簡單翻譯,因為如果一直打斷他就為了翻譯的話,氣氛就不太連貫了。這部份我覺得滿欣賞,第一是既然在場是成年人、或是大學生以上,英文基本聽力是要有的,第二是他在開講之前先簡單解說待會要說的故事,先讓大家了解大綱再請戴維斯開講。

如果換成是臺灣的大學,可能翻譯員會被教授逼著每句都要打斷、然後翻譯。(笑)

copyP2231745.jpg

於是他真的就很認真得用英文開講了.. 有些專有名詞真是困難阿。

copyP2231748.jpg


這個故事可能是澎湖最重要的故事,但是卻鮮少人知道。

在西元1892年10月08日,S.S.Bokhara從上海返回香港途中遇颱風觸礁沉沒,英人在姑婆嶼興建「英輪紀念碑」,研究人員在船體遺跡找到西元1877年墨西哥錢幣,證實「Bokhara」當時是一艘貿易船。(截自 澎湖舉辦2013水下考古成果展 點此看全文

當時有兩名生還者,一位順著洋流飄到外垵附近,另一位飄到望安(還是將軍)。

-VÈT[9].jpg

愛玩地圖:澎湖燈塔分布圖 點此

澎湖縣島嶼數量一覽表 點此

上面地圖看見大約把一些島、礁標出了名字(主要是燈塔)。澎湖的島嶼目前仍無法完全確認數量與名稱,因為實在太多了。尤其是北方很多,在退潮時航行北海很危險(不熟海況的船長也很危險,就像是三寶或是新手開車上路那樣危險),不小心就會觸礁翻船。

當時的Bokhara就是撞到姑婆嶼(上面地圖剛好沒有,但在空殼嶼附近)。

聽說是颱風天影響了海象。

總之,發生船難時的兩名生還者看到遠方燈塔的指引,知道方向。(當然是可以寫成更美的故事)


 

故事比較不在我的注意力之內,我很佩服戴維斯他們的研究過程。

在找資料的過程中,戴維斯發現了很久之前漁翁島燈塔名字是「李西塔晚燈」,怎麼想都想不出關連性,姓李的家族在管燈塔嗎?還是李西是一個人?後來在大家討論之下,可以推論出是文字、語言不同造成的各種翻譯,因為英文的「李」可以有LEE、LI的拼法,可能是音翻的關係。之類的。

又例如說,戴維斯他們在英國某單位,發現了記錄Bokhara的文獻上有當時漁翁島燈塔的舊照!(連澎湖都沒有收藏的、還未授權的照片)

在當時1892年是大清光緒18年,要考證當時誰在那?誰拍的照片?根本不可能。

我覺得照片超珍貴。(難以言喻)

 


分隔線⇢⇢⇢

 

另外團隊還有拍了一段小小紀錄片,關於燈塔。

copyP2231749.jpg

把漁翁島燈塔上還保有傳統機械式運作方式拍的很美。

這位是導演。

 


 

曾志偉(誤)很希望澎湖學生學會尋找資料,或者是應該建立一套各島礁的名字與別稱,當成資料庫。

我覺得他說得很棒,重點是臺灣的教育體系與舊有流程會願意做這些研究嗎?

靜觀其變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貪宅少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