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06.JPG

家中的老照片06:從田裡養出的那一半我

 

家中的老照片分為兩部份,一是澎湖天后宮為背景的幼時照片,一是楊梅客家人的鄉下照片。

 

有印象以來,住在桃園的我沒什麼機會接觸到藍色大海,而是常常跟著老爸跑去楊梅的鄉下騎腳踏車玩耍。『楊梅』兩個字,對我來說有不同意思,一是阿婆家(客語中稱呼奶奶為阿婆),一是澎湖的水果楊梅。兩種意義皆與我繫緊在一塊,就是那種聽見『楊梅』可以很直接感受到是貼近土壤的氣味,或是口中噴汁的果漿。

 

去鄉下的時候二姐是我的玩伴,因為二姐從強褓時期就給阿婆養到會爬、會走路,她對楊梅很熟悉,投放在那裡的的感情也很多。

 

鄉下農田裡的遊戲還真不少,我們姐妹倆會跟著堂哥一起騎腳踏車、在阿婆家後面的田地裡放水鴛鴦,或是在小溪中嚇魚、爬籃球架上去看夕陽等等。但其實小時候的我個性很膽小,這個不敢、那個也不敢,剛學會騎四輪的腳踏車,不敢跟著堂哥們騎在很細的田間小路上,就怕摔下去。但記得有一次我不想再被看扁,硬是騎了過去,卻沒發現堂哥,回頭一看堂哥正牽著腳踏車從田裡慢慢站起來,笑翻大家了,看來摔到泥巴裡面也是農田必玩的遊戲之一呢。

 

除了玩遊戲的印象之外,就是收稻後的碾米機。那是一台被夕陽曬到有點暖黃的綠色機器,把稻米從它的頭頂倒進去後,阿公按一下按鍵,喀勒喀勒轟隆轟隆,底下的米袋就裝滿了白胖胖的米粒。然後阿公偶爾會讓我去檢查還有沒有帶穀的米粒,找到的話再重頭碾一次,不浪費任何一顆辛苦的收割。忙完之後,廚房裡面的阿婆和伯母們也準備好了溫熱的飯菜,我就跟老爸一起在餐桌上吃菜圃蛋(阿婆曬的菜圃)、雞肉沾桔醬(自己養的雞)、梅干扣肉、酸菜湯(自己醃的酸菜)或是悶筍等,我習以為常的客家菜,很下飯,所以長大後有機會去餐廳吃客家菜,都很開心,只是餐廳裡的味道不太一樣,我才發現在楊梅鄉下的那些菜,是阿婆從田裡採收加上後製,保存食材新鮮的口味,一手擰一捏拔才變成的好吃菜餚。客家餐廳,只是吃一個回憶儀式,去阿婆家吃客家菜,才算是真的吃飯呀。

 

照片裡是阿公,他抱著二姐和我,手上正叼著一根菸。我跟阿公不熟,因為他標準國語不太順,而我聽不懂客家話。只有二姐能跟阿公稍微聊天講話,但通常老人家聽一聽,笑咪咪就去看報紙,也不確定是否真的聽懂了,但可能就是看到孩子們會說話就該放心了吧。

 

阿公和阿婆一直都靠這片田養活了全家子,現在兩老的身體還很健康,只是偶爾使不上力,才把田務轉交給伯父們處理。不論是澎湖海島或是楊梅農地,我都很喜歡。原來我們家是海陸雙拼、藍綠不分、兩岸統一的混血兒呀!

而我現在正在海島上的田地裡打滾、打雜,這是否也提醒了我,那各一半、粘膩分不開的兩家族血液,正在融合成為了我自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貪宅少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